券商“编外首席”成为历史,任泽平确认离职,与刘煜辉各褪首席经济学家头衔
炒股就看,编外首席权威,券商专业,历史及时,任泽认离全面,平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职刘
财联社(上海,煜辉记者 刘超凤)讯,各褪“编外”首席经济学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首席
中证协2月份下发文件,经济明确券商、头衔基金的编外首席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这为争议中的券商“编外”首席经济学家身份一锤定音,“编外”首席不被协会认可。历史新规出台后,任泽认离证券行业积极遵照执行。
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任泽平3月份就不再担任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将在投资者教育、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刘煜辉也不再冠以特邀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
编外首席成为历史
近来,“编外”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一度沸沸扬扬。争议的焦点在于,“编外”首席对外的身份代表证券公司,常冠以“首席经济学家”头衔发表演讲或观点;但双方并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编外”首席也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并不对等地受到监管约束。因此,“编外”首席身份是否符合中证协有关规定,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中证协此前已关注到此类情形,有的券商特意在首席经济学家前面增加“特邀”或“特聘”二字。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中证协最终下发文件“一锤定音”。
今年2月25日左右,中证协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
这意味着,打着“特邀”等名头的编外首席身份不被协会认可,现有的编外首席须做出变更,与券商解除合作关系,或者从“编外”到“编内”,签署正式合同并受监管约束。
处于风暴眼的任泽平首席去向备受市场关注。东吴证券当晚表态,公司会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要求遵照执行。
据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中证协新规执行后,任泽平3月份就不再担任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将在投资者教育、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在今天的泽平宏观周年庆直播中,任泽平不再冠以“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代之以“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称号。
根据公开资料,2021年3月22日,任泽平发布视频官宣加盟东吴证券,并出任首席经济学家。2021年4月6日,东吴证券在苏州举办“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会,这也是时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首次亮相。后来,任泽平的身份更强调是特聘首席经济学家。虽然已官宣,但任泽平未在中证协登记备案。
记者此前获悉,任泽平虽不具备证券执业资格,但他在策略会上发表演讲、参与研究所组织的机构交流时,均由东吴证券研究所进行合规审查,此外任泽平以独立学者身份发表的观点不代表所服务机构的立场。
“泽平宏观”公众号断更45天后,于2月27日重新发文,笔耕不辍,非常勤奋,几乎每天不落,45天内43次更新公众号文章。截至4月13日,“泽平宏观”目前已产出了989篇原创内容,任泽平仍然关注宏观趋势和投资机会。
为天风证券服务多年的刘煜辉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近期出席天风证券策略会时,刘煜辉不再冠以“特邀首席经济学家”头衔,代之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中证协发文“一锤定音”
中证协2月份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并提到几个关键要点:
第一,公司应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拟聘任人员的执业声誉。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券商正式员工,对外发布研究观点、言论须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规定。
近期“编外”首席的争议最终“一锤定音”。中证协要求首席经济学家是公司正式员工,即双方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并接受协会的监督。据记者了解,有的券商员工是外包人员,未在协会登记备案。而中证协的这次发文,明显将首席经济学家与外包人员做了切割。此外,协会强调了候选首席经济学家的个人声誉。
第二,证券公司聘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应推荐其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应自觉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签署《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自律倡议书》。
第三,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包括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首席经济学家践行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情况将纳入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
协会将首席经济学家行为与声誉风险管理、券商文化建设进行绑定,进一步压实了券商的主体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两度提到,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观点和言论要参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对首席经济学家对外发表研究观点、言论进行事前报备,防范声誉风险,维护行业声誉。这就意味着,券商对首席经济学家的言论管理要与分析师高度一致,力求程序规范,相比以前要更加严格。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从人工智能大会看“AI进村入厂”,金融科技持续赋能实体经济
- 俄媒:印度称能够大幅缩短下一艘航母建造周期
- iPhone14来了:“药丸”屏、“灭霸紫”、华为同款“捅破天”!更有最贵苹果表!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十年卫生健康事业“成绩单”: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 基层防病治病能力持续提高
- 海关总署: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口更多优质农食产品 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 四川进一步部署泸定县6.8级地震后安全生产工作
- 业绩不利!达利食品上半年利润下滑15%,乐虎、和其正都在萎缩!
- 森赫股份两个募投项目延期 调整为自项目建设起36个月
- 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 土耳其总统:欧洲能源危机是“自食其果”
- 兴业银行一分行被罚25万元:贷款资金受托支付不规范、未严格落实“实贷实付”要求
- 美媒:澳大利亚认识到中国消费者不可替代
- 台媒:大陆疯世界杯,逾5成亲子房预定为“看球房”
- 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
- 王滨被双开:与赖小民过从甚密,其弟王强“两进两出”华融
- 碧桂园完成14.63亿股新股份配售 所得款约38.7亿港元
- 桂东电力被预处罚,股民索赔可期
- 2022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中国东航发布超级承运人、智慧航空等重磅成果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证监会李明:近两年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中问题整改率超过95% 一大批显性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