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银行理财净值波动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理性理财关于银行理财的看待两则消息颇值得关注。一则是银行继今年3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后,相似的净值一幕再次上演,只不过此次的波动主因并非权益市场波动,而是理性理财债券市场回调。另一则是看待面对净值波动,投资者却较为“淡定”,银行部分网友甚至开玩笑称“不看都不知道跌了”。净值
有人看到第一则消息会产生这样的波动疑问——债市波动,银行理财为何受到牵连?理性理财进入11月中旬,债券市场波动加大。看待先是银行市场普遍走弱,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净值5年期主力合约、波动2年期主力合约均下跌,10年国债收益率、3年国债收益率、1年国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普遍上行。但在11月17日,市场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呈现初步企稳迹象。
债市波动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债券类资产是银行理财的主要投向,尤其是风险等级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相较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类资产的余额高达21.5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67.84%。
债市近期调整的原因是什么?用一句投资俗语概括,即“经济预期转好,债市看跌”。从宏观角度看,随着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发布,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更强。从微观角度看,随着银行同业存单、中期借贷便利(MLF)大量到期,再加上“双11”期间备付金冻结,资金面出现了边际收紧,流动性短期承压。那么,后续债市为何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监管层着力维护资金面平稳,近日公开市场投放量增加至千亿元以上,受此影响,银行资金面隔夜利率中枢回落;二是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后,其性价比已显著改善,配置型资金加速入场。
第二则消息是,面对此次波动,投资者更趋理性。这说明,当前市场的投资思维正在从短期转向长期。
实际上,在“资管新规”落地实施的背景下,产品净值“随行就市”已成常态。投资者要从保本、刚性兑付的心理预期中走出来,选择理财产品时,需了解其投资于哪些资产、这些资产的收益风险水平如何、运行逻辑与规律是什么,等等。面对市场波动,不论债市抑或股市,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而应逐步建立长期投资理念,在债市逻辑未出现根本性反转的情况下,拉长持有期、获取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也不失为一种理性做法。此外,投资者还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多种资产优化配置的方式应对市场波动、合理分散风险。
(责任编辑:热点)
- ·工商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同比下降8.53% 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率升至2.24%
- ·10月27日听国投瑞银魏衡、博时姚城玉等基金大咖说:新能源应该怎样投 大金融底部确认了吗
- ·境外上市微报告:重新发现新加坡交易所
- ·欧美股债市场反弹、美元指数下跌 美联储12月将放缓加息步伐?
-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35岁以上的客户购买 单客购买上限为50万元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巴基斯坦总理将访华相关情况
- ·国办:2022年底前制定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文件
- ·今天又是它!赚钱大牛股16天10板,疫苗龙头“20CM”涨停,多只千亿市值股大涨,创业板指涨逾3%
- ·李冠杰:能源危机是英国艰难时刻的开端
- ·人口流失县城怎么激发活力?学者建议把特色美食作为最佳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