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最值得长期投资的基金在哪里?!

最值得长期投资的基金在哪里?

时间:2025-07-08 20:31:55 来源:把持不定网 作者:娱乐 阅读:273次

炒股就看,最值资权威,得长专业,期投及时,基金全面,最值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得长

来源:资本深潜号

作者 | 骆文

编辑 | 袁畅

经历了云诡波橘的期投上半年,内地基金的基金2022赛程将进入下半程。

在过去的最值资上半年里,

顶流基金经理“折戟”了。得长

投资总监们“摔倒”了。期投

年轻新锐们“踩雷”了。基金

那么真正的最值资长期投资选择应该往何处去?

总不能时刻都和这个市场规律作对,去找业绩最差,得长职务最低,期投最冷门的基金经理投资吧。

经过了过去半年的总结,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规律,供投资者参考。

01

基金规模猛增的产品不要买

过去半年是各位“顶流”基金经理业绩普遍“摔跤”的半年。

无论是坤坤、春春、兰兰、松松,还是后起的宸龙、昕炜、志鹏、阿创,都不太行。

是这批基金经理的能力都不行了吗?

当然不是。

事实上,无论是业内研究人士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于他(她)们还是有充分认可的。

挑战大致出在两个方面:

其一、市场风格的切换上。

其二、管理规模的持续增加上。

尤其是后者,经常性的给基金经理的管理造成“本质上”的扰动。

以目前已经走完了完整周期的消费股投资而言,我们可以观察到:

部分擅长此道的基金经理,其配置周期,由于规模的变化,而基本成为了整个板块的“滞后”指标。

行情启动时,规模增长缓慢的他获得了良好收益。

行情深入发展时,获得良好业绩的他开始收获大批申购资金,而开始追加仓位。

行情接近巅峰时,该基金继续收获大批申购,基金经理被迫在高位持续增加仓位,并埋下业绩隐患。

行情见顶回落后,该基金继续收获“抄底”申购和“定投”申购,过早买入相关个股,业绩短期内进入波动。

行情持续下跌后,该基金规模“缩水”,基金经理被迫在低位持续卖出,导致基金经理业绩进一步恶化。

这个周期性的表现,由于资金申购的“羊群效应”,而几乎不可逆的进入“负向循环”。

对于规模猛增的基金,持有人应该千万小心。

02

“隐性”行业基金要更小心

2022年上半年,部分行业性基金遭遇明显的调整,这类品种包括新能源、新能源车、医药、互联网等。

比这些行业基金“害人更甚”的,是一些明明是“全市场基金”,但是却集中仓位到部分行业的产品,这类基金我们叫“隐性”行业基金。

回头来看,这类产品的调整,几乎把2021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一网打尽”。

而这个情况,也直接导致2022年投资者业绩感受特别差。

有兴趣的基金投资者可以去回顾下,2021年业界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以及它们的今年前四月业绩排名,

一定是可以让你们“惊掉下巴”的!

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是,但凡一个基金经理,是通过把仓位集中到一、两个行业而排名靠前的,无论其是否有充足的投资理由、完整的投资细节,甚至无论其是否男帅女靓,都要格外小心。

因为,这个产品就是一个行业基金。

而行业基金,在行业“退潮”时,是几乎没有“逃生上岸”(及时收手)的机会的。

03

不要放弃低风险产品

如果说,前两个规律主要指导偏股基金选择、并且给出“提醒外,那么第三条就是一个正面经验。

2022年,这个市场最火热的产品都在低风险端,包括存单指数基金与REITs,都是较低风险产品。

前者几乎是卖一个火一个,成为2022年几乎所有公司发行都能顺利售完预计募集目标的产品。

而后者已经火了两年,虽然产品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但由于确实审核严格、且收益率可观,上半年也被机构抢的“不要不要”的。

回头看,对于很多高位买入“热门”股基的持有人而言,确实跟风热门不如踏踏实实布局低风险产品。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潜在规律是:

低风险产品尽管收益不高,但是对“选时”的要求特别低,投资者不容易做错。

而那些高收益产品,普遍需要很好的“选时”能力,一旦选错,后果也很惨痛。

根据上述三条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基本上能做到,在弱市时不放弃优质股基,在牛市时坚决回避规模快速增长的热门产品,同时搭配部分低风险产品。这可能对我们投资有一定好处。

04

未来一周发行爆发

未来一周内地基金市场也将进入一个比较旺盛的发行市道,有33只基金进入发行期。

叠加前期已发行未结募产品,全市场的在发新基金将超过100只。

其中,下周最有看点的是八只碳中和ETF,这个新型指数产品和以往的新能源指数产品的区别是,能够覆盖碳中和大主题下的各个细分路线,成分股囊括新能源企业和身处高碳减排核心领域的传统行业,也因此,可能会具备较好的分散性和均衡型。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卓创资讯:今晚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或将下调 消费者用油成本降低
  • 江苏省联社换帅 金融业“老兵”胡建斌接棒
  • 艾美疫苗早盘温和走强 股价升近8%
  • 电视广播系列股票全线跳水,英皇文化产业涨幅不足100%,电视广播涨幅不足6%
  • 德信中国:对旗下本金为3.48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 宁德时代纠纷不断:万亿巨头的三大“保卫战”
  • 壹桃基金再探QDLP试点 注销两个月后登记成功
  • 上市公司不应对股价“恐高”,你瞧瞧贵州茅台
推荐内容
  • 希玛眼科: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9%
  • 爱立信CEO在丑闻缠身的2022年降薪18%
  • 瞄准数字经济 外资机构再获支付牌照
  • 拜登财年预算案前瞻:“美债违约”僵局难解 巴菲特们面临增税
  • 货拉拉停运司机自述:如果不是吃不饱饭,怎么会选择停运?
  • 每日优鲜资金链断了,无法正常经营?公司回应: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