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外卖软件“杀熟”被网友吐槽 日本记者体验
日本《西日本新闻》8月22日文章,杀熟原题:外卖软件“杀熟”被网友吐槽,日媒软件日本记者验证 美食外卖、中国者体酒店预订、外卖出租车预约等各种各样的被网本记网络经济下,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在中国的友吐验运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一旦使用频率过高,槽日用户就会被软件自动设定高价格。杀熟这段时间接连有网友曝光软件的日媒软件“杀熟”行为。
商品和交通路线一样,中国者体根据销售状况和季节因素实时浮动价格的外卖“动态定价”在日本也有,但这与“杀熟”行为并不相同。被网本记“杀熟”是友吐验指相关从业者运用AI等分析顾客的购买记录,一旦顾客有频繁购买或即使稍微涨价也坚持购买的槽日倾向,软件便会调高该顾客的杀熟下单价格。
本月上旬《广州日报》报道了中国新兴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涉嫌“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广东省一名女性先后在同一家店铺点了同样的饮品,但前后两次竟出现3元(约60日元)左右的价格差。多家中国媒体转载报道,网友纷纷评论“确实价格一点点变高了”“和朋友买了同样的商品,自己却更贵”等。《西日本新闻》的记者在瑞幸咖啡的手机应用程序中尝试进行购买,多次下单购买同一款饮料,每次价格都会上涨1-2元。
中国去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禁止基于个人信息对其交易价格实行差别待遇。今年3月正式开始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也对此有所规定。北京的一位IT业内人士表示:“有关部门会加强对商家恶性杀熟的管控,近期的新闻报道是个警示。” (作者坂本信博,严格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趣店Q3收入下降7成、净亏6.5亿同比扩大6倍、运营亏损3亿,因股价不合规三次收退市警示函
- 最高1000万!多地“发钱”,助你买房
- 庞大贸易规模无可取代!外媒:澳大利亚须与中国“荣辱与共”
- 央行副行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为629.52亿
- 獐子岛“扇贝跑路”案后续!600名投资者喊话索赔告上法庭,涉诉金额超亿元
- 城市更新 | 从党代会工作报告看城市更新在地区间的差异
- 高瓴裁员?紧急辟谣!持股格力净亏41亿,医药股满眼80cm下跌,陪跑京东物流4年亏6亿!
- 隐形!变身!寄生!手机里的流氓软件藏得有多深?
- 北京: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实施范围,延长缓缴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