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县级市取消首套房限购,昆山能否重振楼市?
最强县级市昆山,最强重振正式调整限购政策。县级消首限购
8月18日,套房江苏省昆山市调整限购政策,昆山对首套房购房者不再限购。楼市此前,最强重振非昆山户籍居民家庭购房,县级消首限购需提供连续6个月社保缴纳证明。套房
因经济发达,昆山昆山长期位居百强县榜单首位,楼市被称为“最强县级市”。最强重振
赛迪顾问发布的县级消首限购《2022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昆山位居百强县首位。套房2021年,昆山昆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8.06亿元,楼市同比增长7.8%。
除了昆山之外,太仓也在同一日调整了限购政策,非本地户籍居民购首套房取消需要6个月社保的限制。
8月19日上午,时代周报记者致电昆山房产交易中心,确认上述调整政策属实。太仓房产交易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太仓)并未全面取消限购,只是对政策做出优化,非本市户籍的居民能且只能购买一套。”
楼市成交低迷
8月18日,昆山本地房产中介王帅(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昆山楼市成交和往年相比要低迷许多,一方面是整体供应量比往年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疫情,来自上海的看房客户也变少,近期成交带看情况才开始恢复。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1-7月,昆山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14.9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5%,环比减少54%。7月,昆山楼市主力供应集中在玉山镇,珠江御景、中建鹿鸣府、中建春景雅苑等高端改善楼盘已取得预售证。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在本轮限购调整前,苏州年内已多次调整限购政策。
4月11日,苏州市对非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的购房者,社保年限从原来的3年内连续缴纳2年社保调整至累计24个月社保。
5月9日,非苏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条件从原来的累计缴纳24个月社保调整为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昆山、太仓等地跟进该政策,购房门槛持续降低。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多轮政策调整,旨在改善当前苏州部分区域低迷的楼市成交情况。
以昆山为例,据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7月昆山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2.8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6.03%,同比下降42.33%;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920套,环比下降19.29%,同比降幅为48.04%。
1-7月,昆山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4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2%。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12611套,同比下降38.8%。
随着二手房限售全面取消,6月苏州二手房成交量首次突破5000套,达到5430套;7月成交量则攀高至5983套,是近一年以来的成交高峰。
房地产市场预期向好
“昆山、太仓这次取消首套房限购,是在今年上半年一系列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背景下出台的,目的是稳定楼市。”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认为,环沪城市昆山、太仓等城市调整限购政策,具有很强的市场信号意义。由于昆山、太仓距离上海较近,通过调整政策来激活市场需求,吸引上海购房者的目光。
严跃进认为,由于当前已经出现了连续三个月LPR为4.45%的情况,在此背景之下,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尤其是有些城市房贷利率没有朝着最低方向走,三季度依然是降低房贷利率的重要时期。
“目前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当前是低利率的消化期,不会继续下调或上升,房地产市场有进一步企稳和复苏的空间,低利率加各类购房政策的调整,依然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 严跃进表示。
相关文章:
- 低估值央企接力爆发!新能源板块集体拉升,千亿龙头大涨,多只热门医药股却跌停…什么情况?
- 中国中铁第四季度新签合同额10493.1亿元 同比增长11.1%
- 收评:指数放量上涨沪指收复3200点 证券、医药板块领涨
- 媒体:提振生育积极性还得从“减负”着手
- 个人养老金时代来临 公募基金全面“备战”
- 上期所调整春节期间部分品种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
- 理想汽车:“理想车主夜间驾车中控显示有人追车”是视觉感知算法BUG
- 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要求白宫提供更多拜登“私存”机密文件有关信息
- 一日之内,优质房企获数千亿元授信 专家:预计更多房企将获支持
- 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新突变株或逃逸免疫屏障,专家解读来了
相关推荐: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聚焦IPO | 4只新股“网申”:格力博遭大客户砍单 营收增速远低于同行、净利润腰斩 毛利率下滑
- 人民币一度升破6.7,外资狂买A股,预期提前兑现?
- 欧元集团主席Donohoe:欧元区经济当前很有韧性 今年或将免于衰退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 为了活下去?三年亏超170亿,威马宣布逆势涨价,最高涨2.5万元,正面PK特斯拉
- 欧元区8年来首迎新成员!这个国家宣布:今天起,正式停止流通......
- 大反转!半导体龙头爆雷后竟飙涨,公募直呼\
- 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
- 原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失联 业内称“遇事”消息已流传两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