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把持不定网 > 知识
郑自立:运河文旅融合应协同发展
把持不定网2025-07-08 06:37:45【知识】3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经济日报大运河漕运码头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之一,让千年大运河与现代文体活动相会,大运河的文旅价值再一次得到彰显。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来源:经济日报
大运河漕运码头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郑自火种采集地之一,让千年大运河与现代文体活动相会,立运旅融大运河的河文合文旅价值再一次得到彰显。自文化和旅游部、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出台《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来,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区域的郑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如火如荼,已成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立运旅融一道亮丽风景线。
数据显示,河文合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旅游产值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恢复。协同然而,发展总体上看,郑自目前大运河文化带的立运旅融文旅融合水平还不高,文旅产业间的河文合共生性不显著,在文化旅游景观景区打造上存在趋同性问题,协同产品特色不够突出,发展产业实质内容与运河关联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沿线城市在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方面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协同发展联动性有待增强,甚至出现争抢“运河之都”“运河故里”等称号的现象。因此,实现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尤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既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注重差异化创新发展,也要高度重视区域间统筹协调。
从差异化发展角度推进大运河文旅融合,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大运河文化是由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汇而成,沿线有水工遗产、运河故道、古城古镇等各具特色的文明遗迹遗址1200余个。南京、杭州、扬州、苏州等城市围绕运河文化遗址发展出影视制作、娱乐表演、住宿餐饮等业态,促进了所在地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启示运河沿线省市,应紧紧围绕“地域特色文化”“水工遗产文明”“运河故道遗迹”“古城古镇遗迹”等资源禀赋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文化旅游融合策略,明确本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路径,着力培育极具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一城一品、一村一品”。比如,北京市开展了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河北沧州正建设大运河酒文化博物馆,杭州正建设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在大运河山东泰安段,当地依托大汶河、大清河、汇河等水资源优势,打造出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戴村坝景区,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文旅产业外溢效应日渐突出。
加强组织协同,是实现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产业互惠共生的重要保障。应完善大运河文化带的文旅领域组织程序和相关制度,理顺相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并积极探索跨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省份文旅市场联合执法模式,建设和谐共生的市场环境。推动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文化旅游景观景区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文旅业统一监测信息平台,以此为基础,促进文旅产业要素资源在大运河文化带区域内实现跨省市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推动大运河文化带跨省市的人才、交通、生态、运营等“共生单元”建设,建立健全跨区域的文旅人才引培机制、联动交通运输系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网络、文化和旅游产品运营联盟。积极培育文化和旅游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旅游开发和管理,促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坚持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并举,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让古老运河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带动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 郑自立 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很赞哦!(51)
相关文章
- 途牛Q2营收同比下降77% 净亏损扩大至1.285亿元
- 美联储强调抗通胀决心 暗示对市场的政策解读存在担忧
- 国银金租与平武县东方山水资源开发订立融资租赁合同
- 2022年医疗反腐十大事件: 多名三甲医院“一把手”落马,河南某药业医药代表行贿56次
- 中方回击!
- 监管层重磅发声!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上市,研究推动REITs立法
- 长沙银行频繁踩雷再陷巨额诉讼 十年间不良贷款余额增13倍
- 长城基金:如何把握医药、新材料行业的投资机会?大咖观点来啦!
- 《阿凡达2》卖座率达85%!美最大院线CEO感谢马斯克:推特真强大!
- 发生了什么?巨人网络子公司终止超150亿元股权交易,仍可能推进其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