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不定网

无论美国如何推动全球供应链转移,电子制造在可预期的未来都不太可能离开亚洲,美国制造芯片成本较高,在市场上不太具有竞争力。日前,在美国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后,韩国等国家质疑美国的做法违反了自由贸易规

媒体评:警惕“美国优先”对全球制造业的不利影响

原标题 社论丨警惕“美国优先”对全球制造业的美国优先不利影响

无论美国如何推动全球供应链转移,电子制造在可预期的媒体未来都不太可能离开亚洲,美国制造芯片成本较高,惕对在市场上不太具有竞争力。全球

日前,制造在美国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后,业的影响韩国等国家质疑美国的不利做法违反了自由贸易规则。该法案规定,美国优先电动车制造商若要享受税收补贴,媒体必须在北美制造,惕对电池中至少40%的全球关键金属必须来自美国或一个自由贸易协定(FTA)伙伴,到2026年,制造这一比例将上升到80%。业的影响

一项统计显示,不利中国的美国优先电池负极制造等能力较强。新规定似乎是为了刺激多样化电动汽车原材料供应链,其中也有制约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参与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考虑。但是,关键之处在于,想要享受补贴必须在北美制造。这意味着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车企必须在美国设厂才可以享受与美国本土企业同等的补贴待遇,从而限制进口,推动本土产业发展。欧盟抨击这是歧视性政策,与WTO不相容。

反应最强烈的是韩国,与日本车企在美设厂不同,该法案实施后,韩国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向美国销售的电动汽车将没有资格享受税收抵免,因此每年将减少10万辆电动汽车出口。再加上《芯片法案》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美国产业政策对韩国汽车、电池、半导体等优势产业打击很大。韩国政府表示将寻求与美方磋商,且不排除到WTO起诉。

早在去年6月,拜登政府关于美国供应链审查结果报告显示,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以及医疗用品和原料药等四个供应链关键领域较为脆弱。因此,在过去一年,拜登政府努力推动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企业到美国建立半导体制造工厂以及电池企业。

虽然美国以供应链安全为理由,但其本质是在“美国优先”原则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美国制造业崛起,美国外交政策与产业政策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全球部署。《芯片法案》与《通胀削减法案》看上去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但很可能以损害美国盟友利益为代价,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制造业振兴买单。

韩国是唯一一个可以在三个供应链领域与美国开展深入合作的国家,这三个领域分别是半导体、大容量电池和含有活性药物成分的药品。美国施压三星、SK海力士等半导体企业到美国建立最先进技术的工厂,同时,限制他们接受美国补贴后到中国投资或扩大28纳米以下芯片的先进制程产能。这意味着韩国企业在向美国输出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放弃中国一部分市场。统计显示,中国大陆市场占韩国半导体出口40%以上的份额。

电动汽车电池行业是继半导体后的韩国第二支柱产业,美国同样要求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在赴美投资,并被要求“共享核心技术资料”,比如LG与通用合资企业就出现这个问题。现在,韩国汽车企业又面临类似出口电动汽车无法享有补贴而丧失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显然,美国的政策对韩国优势产业的利益和发展都是一种冲击。

美国寻求建立全球优势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但需认识到,东亚是目前全球电子产业核心地带,该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半导体产业为电子制造业服务。无论美国如何推动全球供应链转移,电子制造在可预期的未来都不太可能离开亚洲,美国制造芯片成本较高,在市场上不太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也在欧洲做同样的事情。现在,欧盟因制裁俄罗斯导致能源危机而陷入工业发展困境,资本流出,工厂转移。但同时,美国却仍然继续大规模进口木材、铝、橡胶等俄罗斯商品。可以看出,美国的地缘战略紧紧围绕着振兴美国制造业这一核心,在冲突中寻机削弱竞争对手的优势,快速增强美国新兴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并为此不惜舍弃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等原则。应该警惕“美国优先”对全球制造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 2025. sitemap